n127996

“解释不清了!”黑龙江,一考生高考389分,竟然被“双一流”郑州大学录取!原来,

“解释不清了!”黑龙江,一考生高考389分,竟然被“双一流”郑州大学录取!原来,郑州大学物理类003组(化学)今年并未报满,389分是报考考生中的最低分,因此最低投档线这么低。工作人员称,这位考生确实很幸运,如果这名考生服从调剂,就一定会被录取。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“关注”,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,感谢您的强烈支持! 那天小周(化名)躺在沙发上刷手机,突然收到一条短信,上面写着“郑州大学录取通知”。 他一下从沙发上弹起来,揉了揉眼睛,心里直犯嘀咕:“这肯定是骗子发的吧?我389分,怎么能上双一流大学!” 他平时分数一般般,高考考完就觉得只能上个二本学校,家里人一听这消息,也是懵圈了。 爸爸立刻掏出手机打给郑州大学招生办,对方那头一个沉稳的声音说:“物理类003组没报满,你家孩子是最后一个录上的,分数线就按他的389算。” 全家人你看看我、我看看你,呆了好几秒,才疯似地抱在一起尖叫,跟中了彩票似的。 小周的事说起来挺有意思的,不是什么天才学霸,就是普通农村家庭出身。家在黑龙江一个小县城,家里盼着他上大学,想着靠读书改变命运。 高考出分那天,389分不算高,搁往年连好点的二本都够不着。 他琢磨来琢磨去,在报志愿的时候,参考了网上过去几年的录取数据,发现郑州大学这个物理类003组(化学)专业,去年和今年报的人都不多,主要是学校宣传没到位,好多人不知道这专业组,加上化学课门槛高,限制多,报的人少了,分数自然低。 小周胆子大,一咬牙把这专业填在了第一志愿前面,还勾了服从调剂,心想反正没啥损失,试试呗。没几天结果出来,真捡了个大漏。 郑州大学可是教育部定的“双一流”高校,全国排得上号,一般人没500多分想都别想进去。这下倒好,389分成了最低线,全网炸开了锅。 有人把这事拍成视频发网上,底下评论像潮水一样涌来。一个网友感叹:“报志愿就跟打鱼似的,得知道哪片水域鱼多,还得敢撒网,瞎蒙可蒙不来这好事。” 这话说得在理,小周不是瞎碰运气,他专门查了资料,看准了冷门专业才下的手。 但也有人就泼冷水了,有人嘀咕:“进了门是运气,能不能毕业看真本事。双一流的课程可不轻松,389分的底子,得比别人多下几倍功夫,不然这漏捡了也守不住。” 这话戳中了要害,郑州大学化学专业不是闹着玩的,实验课、理论课一大堆,基础弱的学生进去跟不上,搞不好读一半就得退学。网友们的口水战打得火热,大部分人都承认小周运气爆棚,但更佩服他敢填志愿的劲儿。 为啥说这事不只靠命好?高考报志愿这套系统里头,年年都有类似的例子冒出来。有些双一流学校专业组没报满,原因五花八门。 有的专业太冷门,像这个化学组带物理限制,学起来吃力,学生怕去了也学不动;有的学校宣传不行,家长考生只盯着热门大专业,忽略了机会;还有的就是凑巧,今年竞争少那么一截。 小周这389分上双一流,跟买奖券中了头奖没两样,少见的很。可你要是光坐家里等天上掉馅饼,啥也不研究,那百分百轮不上你。 他背后花了心思,翻往年数据,看专业设置,还赌了一把冲高志愿。这玩意儿没点勇气不行,多数考生报志愿胆小怕事,怕冲高滑档,就老老实实填些二本三本保底,结果错过了捡漏机会。所以说,机会这东西,来得快跑得更快,没准备的人抓不住。 小周的事就是个活教材,给报志愿的考生提个醒。报志愿别一味求稳,该冲高就冲高,前提是你得做功课。 翻翻过去几年的招生数据,盯住专业组报考热度,挑那些冷门但实用的专业。胆子可以大点,但别胡来,万一没中还有调剂兜着。 可进了大学也不是万事大吉,小周得加把劲才行。他389分的底子,进去郑大后得比同学加倍努力补基础课,不然跟不上挂科、拿不到毕业证,这漏就白捡了。大伙儿都说双一流门槛高,能进去是光荣,但守住真本事才算赢。 高考不只是拼分数,还得玩点策略,运气来了挡不住,但没准备的运气就溜了。 希望他进了大学别松懈,好好用四年把机会抓牢。咱们普通老百姓看这事,别光羡慕,行动起来才行。报志愿要用心,进了校门更要使力。 信息来源: 中国教育部新闻办:关于高校招生录取原则及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名单的公开说明。